喝奶要喝“活牛奶”(下)

2015-05-16 《北京青年报》 现代牧业 现代牧业

上期我们提到,要将“活牛奶”请回餐桌,时间是一个关键节点。

这又要从牛奶的杀菌工艺说起了。乳企要想在杀菌消毒和保留生物活性物质之间实现两全,等于是踩着“安全”和“保活”两枚鸡蛋跳舞、同时还不能把鸡蛋踩破,难度之高不言而喻。

明眼人也许已经看出了端倪:杀菌时避免过热,不就可以了么?


问题是杀菌工艺的关涉要素很多,原奶的品质首当其冲,特别是杀菌加工前原奶的菌落总数至关重要。根据原奶质量采用相应的杀菌强度,这是乳品加工的核心。如果菌落总数少,就可以温和地加热杀菌;但如果菌落总数太高,那么就只能提高温度、延长时间,才能把菌杀灭到安全范围以内。

那么,原奶菌落指数又得靠什么控制呢?答案就是:时间。研究试验显示,在36.1摄氏度储存温度中,样品牛奶刚挤出来时的细菌总数约为2214 CFU/毫升;2.5个小时内,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变化不大,甚至略有下降;2.5小时至5个小时之间,菌落总数开始缓慢增长,达到6240 CFU/毫升;5小时候到7.5小时之间,呈指数增长态势,迅速增加到53CFU/毫升。因此,从挤奶到加工之间的时间越短,原奶品质就越好。

简言之,牛奶的“死活”取决于杀菌工艺,杀菌工艺取决于原奶品质,而原奶品质则要看时间。


“解铃还须系铃人”,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刚挤出的原奶运到工厂加工线,是破解“活牛奶”难题的关键。这对乳企的原奶储存和运输能力提出了极端考验。如果奶源地与加工厂距离过远,或者运输控制不够,再好的原奶到达加工线时菌落指数也已无力回天,只能选择高强度杀菌,生物活性物质也就成了牺牲品。

为此,各大乳企使出了浑身解数。纵观国内外乳企,现代牧业设计的种植、养殖和加工一体化模式,可以说找到了最完美破解“活牛奶”难题的金钥匙。在现代牧业,一头是全封闭的奶牛场和挤奶大厅,另一头就是自动化加工车间,新鲜的优质原奶通过密封输送管道直达加工车间,省去了原奶存储和运输环节,将菌落指数控制到了最低,从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牛奶中的活性物质。借助这一创新模式,现代牧业从挤奶到加工在2小时之内完成,创造了目前国内最快的生产速度,在国外最快普遍也要四十个小时。“2小时牛奶”是现代牧业奶产品具备高品质的绝技。


检测表明,现代牧业“2小时牛奶”的活性蛋白保持在75%以上。“活牛奶”,已经开始回归。